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关于5G发展及产业机会的深度思考

2019-06-18 16:01
来源: 亿欧网

日前,天风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唐海清在相关活动上发表了主题为“5G引领新一轮科技浪潮&新经济浪潮”的演讲。

唐海清认为,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讲,网络端行情超额收益应该还会持续到明年的下半年,往后还会有更多围绕边缘网络生态提供设备及软件的公司,再往后会有很多内容应用方面的公司,中间还有不少机会。

以下是唐海清的演讲全文,亿欧在不改变嘉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编辑。

唐海清:大家好!很高兴给大家做一个分享。第一,我是天风证券的;第二,我们在做产业研究。因此,我会从资本市场和产业研究及发展的角度来做分享。

未来,网络、终端、内容和应用的发展界限将不再清晰

我们看到过去以网络为代表的浪潮分为三代。第一代是PC科技浪潮;第二代是移动通信科技浪潮;第三代是移动互联网科技浪潮。

第三代是大家比较熟知的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最先爆发的应用是手机游戏。现在比较典型的应用代表有两个:一个是微信,现在微信开始大规模变现;另一个应用是拼多多,代表移动互联网电商的下沉,当三四线城市、五六线城市,甚至像父辈们也开始大规模用移动互联网、用拼多多的时候,这就意味着整个移动互联网的红利进入比较典型的产业成熟期,这个是回顾过去科技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它自身的逻辑。

沿着这个逻辑看未来,从科技浪潮的演进角度来讲,还是一个网络+终端,最后驱动内容+应用的过程。网络就是5G网络,但终端客观来讲还不确定。这一轮终端的形态可能还不仅仅是手机,未来可能每个人配一个可穿戴设备,可能车变成未来5G的终端了,家里的电视也可能会变成未来5G的终端,整个形态和方式都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内容和应用是再往后的情况。

未来5-10年是新的科技浪潮,在科技浪潮发展的背景下,必然又是网络-终端-应用-内容的过程,至少是10年以上行业发展的红利。在这个过程中,现在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客观地说,当时做3G标准的时候,并没有想象到最终移动互联网是目前这样的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上一轮科技浪潮中,网络、终端、应用和内容的发展相对来讲界限是比较清晰的,甚至说时间的间隔比较长。但5G这一轮交互性会更强、同步性会更强。做5G标准和做3G、4G标准有很大不同,我们可以看到本身5G标准在制定的时候就已经包括了对未来内容及其雏形的展望。

第一代科技浪潮是PC互联网;第二代偏固定端;第三代科技浪潮偏移动端,偏通信端,然后解决上网的问题。到了5G,最重要的是解决人和人、物和物之间的连接。

政府前所未有地重视通信产业发展,是5G作为新经济浪潮引擎的核心思路

政府对5G的积极性是大于运营商和设备商的,这决定了5G将以怎样的速度发展的问题。按照刚才那个推论,5G确实是有市场经济自我发展的逻辑和需求的。但如果我们只是从市场经济的情况来看,5G的发展进程会非常慢。因为原则上讲,4G的需求已经能够满足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应用,所以对5G的需求并不迫切。

为什么政府比运营商更重视5G呢?这其实是5G作为新经济浪潮引擎的核心思路。美国把5G当成未来新时代的水和电,这个定位是非常高的,是整个经济核心全方位的改造。信息时代1.0是信息高速网络,信息时代2.0是全方位的信息,不仅是高速,还有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等等。现在5G对经济的意义,客观讲比当年移动互联网对经济的意义要大很多,或者说比3G经济大很多。

2008年发生全球经济危机,中国一方面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另一方面国务院把3G牌照提前发出来,那个时候4万亿投下去,中国十几年的发展既高速又很好。现在再发40万亿下去,想和过去一样高速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完成一个新的基础驱动力的改变,把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开拓联合起来,开拓一个新的经济时代。

过去我们一直把通信和信息产业做相对独立的研究,产业发展也是如此。但进入到5G会发现它们不再独立了,而是各行各业全方位融合,这是非常重要的变化。因此我们才说5G是整个新经济浪潮的引擎。

从量化的指标来看,运营商每年资本开支大概在4000多亿,年收入1.3万亿,与我们传统基建房地产行业相比也就是一点点。那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在经济拉动上,信通院预测的数据是,5G直接贡献2.9万亿,间接贡献10万亿。高通的预计是12万亿美金,IHS预测是24万亿美金,甚至带动90万亿美金。这里面为什么会差这么大?实际上是把很多未来大的产业发展融合考虑进去了,比如说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无人驾驶这些。

5G对未来到底有什么意义?它其实是一个加速的意义。比如说云计算产业的发展速度可能是30%-40%,但5G建好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到50%-80%。所以,5G对新经济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会有一个加速的作用。

我研究通信行业很多年,在3G、4G,包括早期的2G中,从来没有发现国家对于通信产业,或者对于移动通信这么重视,这是一个核心的变量。

美国对这块非常重视,美国三大运营商都推出了5G网络,他们号称要商用。他们建了1000个基站,这个建设其实非常少。真正第一个号称大规模建设5G的国家是韩国。韩国在今年实现全国范围内,全网的覆盖,为什么韩国做全网覆盖有这么多的动力,也是因为政府的推动。我们知道,IT产品基本上都要反复迭代,要大量使用、不断修复bug,产品才会更加稳定。5G也是一样,只有哪个国家率先大规模建设,他在这个产业里面一定具备率先的优势。

不管是新兴产业的开拓还是传统产业的升级,5G是未来5-10年的一个大机会

我们看一下从手机芯片到终端的情况,在芯片端,大家都在陆陆续续地推出产品,终端基本上典型的手机也都在今年出来了。但是对手机产业而言,很多时候我们要看产业链的发展,要看到底什么时候上量。从5G手机成熟度来讲,今年还是测试级或者是商用测试阶段,真正进入到广大老百姓至少要明年,甚至明年下半年以后的事情。

4G投入还没收回来,5G对运营商来讲动力并不强。中国移动在2017年的目标是2020年5G基站达到上万张的规模。实际情况是,今年中国移动的基站已达到好几万的规模,产业的发展比运营商自己之前的预期都要更快,这是由于国家在其中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力推。

通信是成长性周期,去年运营商资本开支2018年见底,到2019年三大运营商资本开支小幅上升,2020年、2021年将一路往上,整个通信产业会处于向上的周期过程。

“5G规模=设备数量增加x设备单价提升”,整个5G的投资规模确实比较大。

在设备数量上,假设传输全部用3.5G频段,同等覆盖情况,需要4G基站的1.77倍。根据Hata和COST-Hata模型,可知频段与覆盖半径大约成倒数关系,则在完成目前4G覆盖效果的目标下,需要的5G基站数量将会是现有4G基站数量的1.77倍。

在设备单价方面,传输架构设备发生了变化:从3G到4G,传输设备OTN、PTN、IP RAN没有发生变化,而从4G到5G要发生变化,后续大概率用motn与spn,因为时延抖动nfv等有新的要求。所以新技术、新的核心材料带动了整个基站价格大幅上升。

一方面5G投资产业机会发展很大,另一方面5G给运营商带来的压力也很大。按照这个展望来看,投资周期会更长一些,但同比增长还是比较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是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

从客观角度讲,网络还是在打基础,大机会在内容与应用。产业链具有最好格局的还是主设备商这块,下游运营商100多家,对上游供应链议价能力也很强,这么多年设备在这块的产业地位是比较显著的,这里面5G也会变成一个新的机会。射频端从天线到滤波器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同时未来还会衍生出很多小基站。主设备商格局最好,射频端天线滤波器变化比较大,给大家带来的机会也更多一些。

不过,更大的机会在未来的用户端,我们分成两种,一种是成熟的应用,还有一种是网络边缘的变化。比如说小基站,单纯来看设备利润并不大,小基站真正成熟以后价格可能很便宜,单价一两千,规模还是很有限的。不过机会在网络边缘侧,比如上海的一些商业中心徐家汇、五角场等,由于人口越来越密集,整个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需要沿着整个上海的外环建很多大卖场,就是边缘网络的生态,里面会有提供交换机的、提供软件的、提供运营服务体系的,有很多潜在机会。

很多人会把5G行情和牌照做很大的相关性,认为5G牌照发完后是不是5G行情就差不多了。发牌照那天,股市暴跌了,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个担心?我们知道,3G是2009年1月7日发的牌照,当时是发完牌照后马上进行了大规模建设,所以2009年整个行情超额收益非常显著。4G是2013年12月4日发的牌照,4G的行情是在发牌之前比较好,因为那时候中国移动的3G太差,没办法,因此牌照还没发他就已经大规模建设4G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4G牌照之前企业的订单和业绩就已经很亮丽了。但5G很不同,今年不太可能大规模建设,明年才是大规模建设的开始。但是行业未来发展的确定性比较高,行业比较优势很明显,这是投资上的变化。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讲,网络端行情超额收益应该还会持续到明年的下半年,往后还会有更多围绕边缘网络生态提供设备及软件的公司,再往后会有很多内容应用方面的公司,中间还有不少机会。

5G其实是未来5-10年的一个大机会,包含新兴产业的开拓以及传统产业的升级,5G的到来会促使各个行业更快地发展。我们研究的目标情怀,就是推动资本到优秀企业里去,完成整个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使命!

谢谢大家!

作者:唐海清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