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政策升温市场遇冷 我国储能产业化积弊待消

2015-05-11 10:09
来源: 电池中国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风生水起,可再生能源正逐步从补充电力的角色向大规模替代传统能源进行转换。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储能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过程中起到的支撑作用不容忽视。

  国际巨头带动 国外储能市场快速增长

  近几年,全球储能市场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初到2014年底,全球储能在电力系统的累计装机总量为840.3MW(不包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及储热项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5%。

  从全球储能市场看,美国和日本的装机容量排名前两位,比例之和占全球市场的80%以上。而这两个国家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政策的支持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近一两年,国外逐渐摒弃对单一新能源形式的补贴政策,转而将针对光伏、风电的补贴向扶持储能倾斜。比如德国和日本均出台了针对“储能”的专项能源补贴政策。

  从企业层面看,近日美国特斯拉公司推出了家用蓄电池产品Powerwall,引发了市场对于储能产品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热情。业内人士分析,全球储能正处于产业化初期,特斯拉这样的巨头企业进军储能领域,将进一步推动储能产业爆发性增长。

  在各国政策扶持和巨头企业的推动下,多家知名研究公司也均表示看好储能市场后续发展。MarketsAndMarkets预测,到2018年,全球电网和运输领域的先进储能电池市场规模将取得10%的年复合增长率,并达到108亿美元;据Lux Research预测,到2017年全球电网级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04亿美元;据Boston Consulting预测,到2020年电网级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4000亿美元。

  尽管各公司的预测数据并不一致,但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业内对储能未来的发展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未来,储能产业链极有可能复制风电与光伏的发展路径,享受大规模产业化带来的“饕餮大餐”。

  商业模式不明 国内储能发展依然缓慢

  与快速成长的国际市场不同,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却一直是“看上去很美”,但产业化进程始终低速徘徊。尽管2014年中国的累计储能装机比例已从2013年的7%上升为10%,但储能应用的推进速度依然迟缓,尤其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通常只能作为微网和离网系统中的配套产品出现,颇受冷遇。

  在业内人士看来,政策和成本,依然是制约我国储能产业化发展的两大陈疴,也正因如此,我国储能产业至今仍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行业发展踯躅不前。

  业内专家介绍,由于我国储能应用市场长期缺乏政策指导,配套电力市场的储能企业没有一家实现盈利,多数需要依靠其他业务来维持储能研发经费的持续投入。目前,我国仅针对部分西部无电人口地区给予补贴,并且多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电网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